(相关资料图)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4月1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以下简称“两馆”)自启动建设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了解到,目前“两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正处于内部空间装修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全面竣工,届时将成为“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中首个完工的项目。
“两馆”相互呼应联动
资料显示,该项目是由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投入运营后将更名为深圳图书馆北馆)和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公共广场共同组成的建筑群,将打造为集美术展览、艺术收藏、文化交流、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殿堂,推动深圳成为全球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
文化建筑的设计除了常规的建筑规范,首先要考虑如何通过和周边城市的关系以及建筑自身内部的关系,去营造场所的生态。“两馆”项目位于龙华区重点开发地块之内,周围有密集的居住和办公空间,因此项目的核心目标在于创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公共平台和枢纽,激发区域公共空间的文化活力。而如何在建筑空间上开放共享,让项目与周边形成关联?这成为了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为区别于其他文化场馆,项目在策划初期就希望将‘两馆’在同一场地之内激发出一种奇妙的化学氛围。”据“两馆”项目设计团队介绍,美术馆和图书馆在空间形态上将形成相互咬合的关系,并通过高差的处理形成不同的平台。人们通过平台既可以进入图书馆,也可以从台阶走下去,进入美术馆的景观广场。“两者并不是简单地相邻,而是从空间设计到功能策划,都被赋予了一种彼此呼应的联动关系。”
以技术创新解决建设难点
“两馆”项目具有一些显著特点,如建设规模大、投资规模大;设计品质要求高、建设质量要求高;技术难点多、专项设计多、特殊设施设备多等。”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面临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建设者们充分发挥潜能,力求以科技创新“跑”赢时间。
例如,在地面施工时,大雨棚部分的钢制桁架就采用了整体顶升的方式。大雨棚的总建筑面积4930㎡,总用钢量达2300吨,由几千根构件组成。如果遵循传统的建造工艺,需要先将每根钢梁一根根吊上去,再让施工人员穿着安全绳在几十米的高空进行焊接,耗时非常长也非常危险。最终,施工团队采用先在地面上进行焊接,再通过机器人构件将整体2300吨的大构件整体顶升到位的建造方案,前后仅耗时几天,节省了3—4个月工期,为后续精装和设备安装留出了更足够的时间。
同时,项目还充分利用了全装配式建造技术,包括单元式石材幕墙的应用和ALC墙板的围护体系等,可让工厂生产组装与现场施工同时进行。整个项目的外立面应用的蜂窝石材加玻璃的幕墙体系,采用的也是单元式结构,同样是在工厂里面预先完成大部分的生产,然后在现场进行安装,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据悉,项目从地下室主体结构完工到地上主体结构封顶仅用了半年时间,如此高效的进度就归功于装配式的建造体系。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