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预算,如今已然能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水平、资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了,学校发展越好,有机会得到的经费投入越多,相对应的,经费越多,发展也会得到更多助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彼此相辅相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清华,相对于北大来说,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经费不仅稳居第一,而且涨幅也很惹人嫌。
2023年,清华大学的经费收入高达410.93亿元,同比去年的362.11亿元,增长了44.82亿元,涨幅比许多985大学的一整年经费还要高,例如培养了无数优秀教师的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的经费收入才39.06亿元。
对于这样巨大幅度的差额,多数网友都见怪不怪了,一方面是文科院校的经费投入,一项不如理工科院校的多,就比如清华和北大,一个偏文一个偏理,经费差异却也十分显著。
二来,经费投入不仅要把钱花在学生身上,还要把钱花在教育人才引进上,若没有充足的经费和优厚的待遇,如何能吸引人才投身清华大学的发展建设之中呢?
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名校,清华的发展,也是我国教育在世界排名上的重要展现,因此多投入些,乍一看也是情理之中。
但清华大学的400亿经费到底花在哪了?全花在哪肯定不能都让我们知晓,但公开的地方但凡有一处令人不适,清华就注定要陷入舆论漩涡之中。
五一假期余额不足,有不少学生感叹: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已经毕业的就业者更是哀怨: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寒暑假,现在想出去转转也只能“人从众”、“人挨人”。
几乎所有人都对假期安排不甚满意,有人建议延长休息,也有人建议不要串休,面对网上的质疑声,清华大学的某些教授再一次“自爆“了。
清华大学袁院长,面对不满和质疑,义正言辞的回应:希望大家不要追毛求疵,脚踏实地地工作,至于五一假期的安排,这是他们学院30多名科研工作者,研究了半年之久才最终做出决定的方案。
也许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袁教授强调:我们学院30多名老师,研究了180天,累出了100套方案,才优中选优,有了如今的决策。
但很显然,清华大学教授的回应,并没有体现所谓的权威性,现在的网友不好糊弄了,大学生更是有啥就敢说啥。
有学生打趣道:原来清华大学一年400亿的经费,就是这样花的呀?言外之意,是嘲讽清华教授分不清主次。
一个小小的假期就需要30名科研工作者用半年的时间去研究,一个总共就五天的小假期,就算用排列组合来列举,也才多少种可能?初中生都能算得出来,清华学院30多人研究半年,搞出100套方案。
尴尬的是,优中选优的结果,却是几乎没人对它满意,不知道是清华教授的工作效率太低下,还是工作成果不出彩呢?当然也不排除是我们自作多情,也许人家教授本来也不是冲着我们满意才设计的方案呢?
袁钢明教授,目前的头衔是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员,按照现在的评价准则来看,他相对于文科博士,目前也是在清华大学的一家研究所任职。
在我们看来,他们为了一个五一假期研究大半年十分可笑,可在他们眼中,哪怕是磨洋工也不怕被辞退的安全感,也许就是编制所独享的底气吧。
写在最后:
也难怪现在的文科博士风评如此之差,有水论文水到毕业的,也有博士毕业后托关系留在学校任教或者搞科研的,结果研究来研究去,除了一堆理论文章和之外,似乎也没留下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理工科的博士毕业后进体制内,大家感叹真是可惜了人才,文科博士毕业后,无论是进体制内还是其他岗位,大家只会感叹:浪费了岗位。
文科博士的尴尬现状,并非是单独几个个例所决定的,就比如之前出事的袁久红,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这类人文社科类的什么院长学者出事情,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背后的原因,就算不说破,想必各位读者也是心知肚明,“水分”和“暗箱操作”的空间大,是其备受诟病的第一步,至于后续的风评,就是他们自作自受了。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