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兴义市白碗窑镇: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2023-07-01 13:53:55    来源:当代先锋网

X 关闭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兴义市白碗窑镇海子村老黑泥组的兴义市15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经过消毒后进入一期育雏鸡舍,只见上下两排共12列“层叠式”笼里,一只只小鸡十分健康活泼。

“这里的鸡共有19万羽,是今年4月26日,以每只3.9元的价格引进的余新海兰灰优质蛋鸡。”兴义市黔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融资部负责人陈忠告诉记者,依靠河南万华畜牧设备有限公司全国一流的全自动化设备,已实现通风、控温、控食智能化养殖,实行单一品种、全进全出、封闭式管理。近两个星期,已有来自安龙、普安、望谟、云南和广西等地的厂商前来进行购买意向商谈。“卖后剩下的7月中旬全部转移到蛋鸡舍饲养。过20天后开始下蛋,1年半以后就全部淘汰。”


(资料图片)

如何盘活闲置场地,把人留住,在家门口挣钱,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据陈忠介绍,该地是原“兴义矮脚鸡扩繁”移迁敬南后留下的矮小鸡舍。2021年9月,公司决定投资2.49亿元,按照现代化养殖标准改造旧鸡舍,新建新鸡舍。鸡舍分三期建设,共19栋10多万平米,年养殖规模150万羽,产蛋量在1.2万吨以上,产值1.2亿元。就目前而言,单体养殖量可列全省前茅。

“我是今年4月26日来基地上班的,一个月的工资有3000元。近20亩土地两次流转给基地,到现在已得租金4万多元。加上我两个月的工资,累计已经有7万多元钱存入家中‘小金库’。”实现家门口就业后,老黑泥组48岁的村民张天菊高兴地算了一笔账。“我们上有近70岁的父母,下有读大学的儿女,正是用钱的时候。自从有了这个基地,真是没有后顾之忧地就走到了今天。”据悉,自小鸡进场起,附近已有15个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把村民的幸福和产业的发展绑在一起,始终是白碗窑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场初期,公司就对海子村老黑泥、柳树坪两个组300多户人家,分布在基地周边的近400亩土地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建设。陈忠说:“截至目前,公司已投入500多万元,建成机耕道15公里,沟渠3.5公里,扩建道路1.2公里,补助村民改造了入户破损的用电线路。”

“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村里按照基地的用工需求推荐170多人前往就业,每年应有近700万元工资入户。250亩流转土地,年租金近20万元。这两笔收入稳稳当当,旱涝不愁。”看着村里生产条件改善,村民建起了小洋房、改造老房子、买车、修通组路、进户路,钱袋子越来越鼓,海子村党总支书记彭涛开心地说,“现在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下一步,基地计划每年繁育140多万羽小鸡,自养80多万羽。拿出60万羽,其中25万羽低价卖给从全市87个脱贫出列村中挑选的5个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贫乏的村,基地统一繁育小鸡、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技术培训和管理,负责产品销售,助力各村每年发展5万羽蛋鸡养殖,助力特殊群体和集体经济发展贫乏的村练强“内功”,凝聚乡村振兴发展合力。

通讯员 雷文明 罗寿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义鹏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徐然

三审 闵捷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